西漢南越王墓
西漢南越王墓位于廣州市解放北路象崗山,1983年發(fā)現(xiàn),同年發(fā)掘。墓室用750多塊紅色沙巖石材建造,埋在象崗地面之下20米深處,分為前后兩部分,共7室,面積100平方米。后部4室,居中的主棺室置墓主棺槨,東側(cè)有一座大屏風(fēng),西側(cè)有成捆的武器。
墓主隨葬“文帝行璽”金印,《漢書?南粵傳》謂(南越三主)“嬰齊嗣位,即藏其先武帝、文帝璽”,可知墓主人是南越國的第二代王,建元四年(前137)繼位,死于元狩元年(前122)。此墓為了解秦漢之際嶺南的開發(fā)和內(nèi)地文化特別是楚文化對越文化的影響,提供了豐富的資料。
隨葬器物出土情況
“文帝行璽”金印(邊長3.1厘米)
“泰子”金印(邊長2.6厘米)
絲縷玉衣(通長173厘米)
銀盒(通高12.1厘米)
鳳紋牌形玉佩(長14厘米)
角形玉杯(高18.4厘米)
玉盒(通高7.7厘米)
玉舞人(高3.5厘米)
承盤高足玉杯(通高17厘米)
船紋銅提筒(高40.7厘米)
銅烤爐(長61厘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