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延甲渠候官和第四燧
甲渠候官遺址位于今內(nèi)蒙古額濟納旗達賴庫布鎮(zhèn)南24公里處納林、伊肯河間的戈壁上,蒙古語稱穆都爾貝金,漢語踴城子。1973、1974年以甘肅省博物館為主的居延考古隊在此全面發(fā)掘,面積5450平方米,發(fā)掘簡牘7944枚,其他文物739件。
同時發(fā)掘的第四燧遺址,在其南5.3公里的伊肯河西岸,系甲渠塞屬第四部候長駐地。
此次所獲簡牘數(shù)量之巨,遠遠超過1931年西北科學考察團瑞典人貝格曼等人的發(fā)現(xiàn)。僅甲渠候官一地,即初步整理出70多個完整簿冊,說明了漢代候官、部這兩種邊防基本建置的面貌、功能和建筑方法。如今,甲渠候官從漢武帝末至東漢中期的創(chuàng)建和屯戍活動情況已非常清晰,所轄十部八十余燧的方位布局、機構、人員、設施、布防、日常戍務等細節(jié),均可準確復原。這是居延考古的重大收獲。
睢陽箭
鐵鋤
鐵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