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鄉(xiāng)網(wǎng)
淮北市人物
- 桓譚(前23-50)
- 東漢沛國相(安徽淮北市相山)人。初以父任為郎,好音律、善鼓琴。博學(xué)多通,遍習(xí)《五經(jīng)》,能文章,尤好古學(xué)。王莽篡位,士人多歌頌德,唯其“獨自守,默然無言”。光武帝時官至議郎給事中。屢上書反對放高利貸的商人,反對司法官吏利用職權(quán)作威作福。反對讖緯之學(xué)。光武帝甚為不滿。幾乎被殺,后貶六安郡丞,年七十余死于去六安途中。
- 劉弘
- 沛國相(今安徽淮北西北)人。鎮(zhèn)北將軍劉靖子。初仕為太子門大夫,累遷寧朔將軍,臨幽州軍事,領(lǐng)烏丸校尉,封公。西晉太安中,為荊州刺史,率陶侃等鎮(zhèn)壓張昌起義,遷侍中、鎮(zhèn)南大將軍。后依附東海王越,進授車騎將軍。死于任上,謚元。
- 蹇叔(?-?)
- 銍(安徽濉溪縣)人。春秋時期秦穆公大臣。初亡命于齊。時百里奚游乞于齊,他收而養(yǎng)之,結(jié)為知已。百里奚后薦蹇叔于秦穆公,封上大夫。秦穆公二十四年(前636年),將襲鄭,訪蹇叔與百里奚。蹇叔說,勞師以襲遠,希有得利者。穆公不聽,其子西乞術(shù),白乙丙與百里奚子孟明視興師,哭而送之,說:襲鄭必驚晉,晉人御師必于淆。后晉果敗秦師于淆。
- 陳萬年
- 西漢沛郡相(今安徽濉溪西北)人。為郡吏至縣令,遷廣陵太守,旋升太仆。善于事人,傾家賂遺外戚許、史家。老病,教戒其子,綜要唯一諂字。為御史八歲病卒。
- 陳咸
- 西漢沛郡相(今安徽濉溪西北)人。萬年子。年十八為郎,抗直,數(shù)言事,遷左曹。父病,召戒于床下,語至夜半,主要教其諂上。后擢御史中丞?;抡咧袝钍@專權(quán),他上言顯之短,為顯譖害,成帝即位,任北海、東郡、南陽太守,以殺伐立威,歲死數(shù)百千人。數(shù)賂陳湯,得入朝為少府,后為丞相翟方進劾奏,遣歸故郡。憂死。
- 唐尊(?-23)
- 西漢末沛郡人。初為儒生,以明經(jīng)顯名于時,王莽稱帝,被任為予虞(水衡都尉),為九卿之一。地皇元年(20),繼平晏任太傅,著短衣敝履,以示范于群臣。封平化侯。地皇四年(23),綠林軍入長安,他與王邑、王盛等共護莽于漸臺,后被殺。
- 弘恭
- 西漢沛(郡治今安徽濉溪縣西北)人,青年時被處腐刑,為中黃門,不久選為中尚書。宣帝為加強皇權(quán),任用宦官曲掌機要,他被任為中書令。明習(xí)法令,善為奏請,長期在內(nèi)朝專政,凡不附己者,加以排擠打擊,以至丞相、御史大夫都阿附敬容。元帝時病死。
- 范遷
- 沛國(治今安徽濉溪)人。初為漁陽太守,以智略守邊,匈奴不敢入境。后為河南尹,又代郭丹為司徒。持身儉約,家無余財,田不過一頃,宅有數(shù)畝。
- 王廣之(425-497)
- 沛郡相縣(今安徽濉溪西北)人。少善弓馬,有勇力,宋明帝為寧朔將軍,從征殷琰,三日功克合肥城。隨討青州刺史沈文秀,襲占長廣城。建平王反,率軍先克京口,以軍功封寧都縣子,遷徐州刺史,齊時歷豫州、江州刺史,為齊明帝誅殺諸王,進封應(yīng)城縣公,建成武四年卒,謚莊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