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鄉(xiāng)網(wǎng)
隨州市人物
- 周章
- 南陽隨(今湖北隨州)人。初仕郡功曹,舉孝廉,累遷至五官中郎將。永初元年(107)代魏霸為太常,又遷司空。密謀廢去鄧太后、安帝,誅殺車騎將軍鄧騭兄弟及宦官鄭眾、蔡倫等人,事泄自殺。死后家無余財。
- 劉逵
- 北宋隨州隨縣人。第進士,調越州觀察判官。入為太常博士,遷禮部、考功員外郎,國子司業(yè)。崇寧中,歷秘書少監(jiān)、太常少卿、中書舍人、給事中等。除戶部侍郎,使高麗。擢同知樞密院,拜中書侍郎。蔡京罷相,勸徽宗毀元祐黨碑,放寬上書邪籍之禁。為余深等所劾,罷知毫州。蔡京復相,再貶鎮(zhèn)江節(jié)度副使,居安州。京再罷相,立即起知杭州。以醴泉觀使召。旋卒,贈光祿大夫。
- 明玉珍(1331-1366)
- 隨州人。元末南方紅巾軍領袖。元至正十三年,附徐壽輝,任宋奉國上將軍統(tǒng)軍大元帥,鎮(zhèn)守沔陽一帶。十七年,進軍四川,占領重慶。為徐壽輝天完政權隴蜀行省右丞。二十年,進據(jù)成都。陳友諒殺徐壽輝稱帝,他拒絕與之合作,自立為隴蜀王。天統(tǒng)元年(1362年)稱帝,國號夏,年號天統(tǒng)。勢力擴展于云、貴。天統(tǒng)五年病逝。
- 王興福
- 隨(今湖北隨州)人。初為徽州知府,有善政,升任杭州知府。有治績,百姓甚懷其德。任職期滿應當升遷,郡人塞道挽留。明太祖稱贊,提升為吏部尚書。后因事降為西安知府。卒官。
- 何宗彥(?-1624)
- 隨州人。明萬歷二十三年(1595)進士。累進禮部左、右侍郎,代理部事。遇事侃侃敷奏,時望甚隆。乞假歸。光宗立,即家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。天啟元年(1621)還朝。加封為吏部尚書、建極殿大學士。四年卒官,贈太傅。
- 何宗圣
- 宗彥弟,由鄉(xiāng)舉歷官工部主事。因佞附魏忠賢,驟加工部右侍郎。崇禎初,革職,定為充軍罪,名列魏黨逆案。
- 何成浚(1882-1961)
- 國民黨二級陸軍上將。湖北省隨縣厲山鎮(zhèn)人。曾隨孫中山、黃興從事辛亥革命和護法戰(zhàn)爭,后追隨蔣介石,成為蔣溝通各派軍閥的說客,得以重用。歷任武漢行營主任、湖北綏靖公署主任、湖北省政府主席等要職?!拔靼彩伦儭焙蟊徽{任軍事委員會軍法執(zhí)行總監(jiān)??箲?zhàn)勝利后,退役在家閑居。后當上湖北省參議會議長。1949年初由上海移居香港。1951年春去臺灣,擔任過“總統(tǒng)府”國策顧問、資政等名義職務。
- 李庭芝(1219-1276)
- 祖籍汴(今河南開封)人,徙居應山(今湖北廣水)。淳祐進士。開慶元年(1259年),權知揚州,主管兩淮制置司事,有政績,揚州軍民得以安。咸淳五年(1269),以京湖制置大使授襄陽,襄陽失守,罷官。德佑元年(1275年),元兵十萬攻打揚州,復任兩淮制置使,率通州副都統(tǒng)姜才激勵軍民,堅守不降。賈似道兵敗潰,庭芝率所轄之郡縣守城抗元軍,并殺招降者數(shù)人,擢參知政事、知樞密院事。元軍破臨安,謝太后、瀛國公兩次諭降,庭芝拒降,射殺謝太后招降使者,困守揚州,糧盡食絕。益王在福州被擁立為帝,他率姜才轉戰(zhàn)泰州,擬突圍入海,兩人同被元軍所俘,同在揚州不屈被殺。
- 楊漣(1572-1625)
- 應山(今湖北廣水)人。明萬歷三十五年(1607)進士。歷官常熟知縣、戶科給事中、兵科右給事中。曾被舉為廉吏第一。光宗病重,漣以小臣與顧命,有翼衛(wèi)功。累升左副都御史。時魏忠賢已用事。漣與趙南星、左光斗、魏大中輩激揚諷議,務植善類。忠賢及其黨恨之入骨,遂興汪文言獄,將羅織諸人罪名。正人勢日危。天啟四年(1624年),上奏彈劾大奸臣魏忠賢二十四條大罪,奏章未準。忠賢恨,曰謀殺漣,指使其黨彈劾漣黨同伐異,招權納賄。次年,命逮下詔獄,酷刑拷打,體無完膚,死獄中。崇禎初昭雪,贈太子太保、兵部尚書,謚忠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