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遷市地方特產(chǎn)
宿遷市
- 宿遷宿曉紅葡萄
- 俗名小黑葡萄。為我國古老優(yōu)良釀造葡萄品種。小黑葡萄的栽培,最早見于1901年的《宿遷縣志》上,當(dāng)時洋北半壁店(今船行)一帶多處連片棚架栽培。
- 宿遷鐵球山楂
- 又名麻球,產(chǎn)于黃河故道沿線、馬陵山麓的支口、蔡集、皂河鄉(xiāng)一帶,1570年前后(明代)即有栽培。果實圓,色紅,味酸甜。
- 宿遷水晶山楂糕
- 呈玫瑰色,晶瑩透亮,放在報紙上能透過糕體看清文字,酷似一枚紅色的水晶??诟屑毮仯崽疬m口。放于手上,似有彈性。有開胃消食,活血化淤,對心血管系統(tǒng)的疾病也有一定療效。相傳2000多年前宿遷人民為懷念西楚霸王項羽而創(chuàng)制,初名“霸王糕”。
- “黃狗”豬頭肉
- 由民間名師黃德(諢名叫黃小狗)始創(chuàng),人稱“黃狗”豬頭肉,已有200多年歷史。其肉色澤紅潤,香味濃郁,肥肉酥爛,精肉鮮香,味純而正。乾隆皇帝下江南,曾品嘗此肉,大為贊賞。又有“乾隆老湯”之雅稱。
- 宿遷黃花菜
- 花大肉厚,粗壯整齊,長短均勻,色澤淡黃,干而光澤,緊實柔軟,久煮不爛,微帶脆感。有大菜、大鳥嘴、大黃殼等優(yōu)良品種。
- 宿遷五香大頭菜
- 因放有小茴香、花椒、丁香、八角、桂皮等5種香料,故稱。明代末年開始生產(chǎn)。
宿城鎮(zhèn)、文口鄉(xiāng):水晶山楂糕。
特產(chǎn)金針菜、銀魚、螃蟹、水晶山楂糕。
宿豫區(qū)
沭陽縣
釀酒歷史悠久,產(chǎn)“芝麻香”酒、“沈公”酒、“薔薇”酒,其中“芝麻香”酒為清道光年間貢酒。
泗陽縣
- 煨陽核雕
- 系利用桃核雕成的工藝品。于指頭大小面積上精雕各種佛珠、佛像、圓珠等。玲瓏剔透,形態(tài)感情維妙維肖。早在300年前,當(dāng)?shù)鼐用窦从锰铱痰癯苫@、鎖、船、猴等形象,作為手鐲、囊墜等裝飾品。
洋河鎮(zhèn):洋河大曲享譽海內(nèi)外。
三莊鄉(xiāng):“丁莊大菜”—金針菜。
張家圩鄉(xiāng):金針菜。
產(chǎn)品以洋河大曲、絹絲著名。
泗洪縣
- 上塘大棗
- 產(chǎn)于上塘鄉(xiāng),以果實特大著稱。果肉黃白色,肉質(zhì)較松,汁液少,味甜蜜。栽培歷史悠久,清乾隆年間編撰的《泗洪縣志》中即有記載。
- 泗洪空心掛面
- 因其顯空心狀,故名。產(chǎn)品外形光潔圓整,細如銀絲,富有彈性,煮熟后為膠狀透明體,入口筋而不膩,咸淡適宜,味美爽口,營養(yǎng)豐富,食用方便。該面始產(chǎn)于盛唐,歷史上曾作為貢品。
雙溝鎮(zhèn):雙溝曲酒馳名。
青陽鎮(zhèn):空心掛面、絲綢產(chǎn)品遠銷海外。
空心掛面、雙溝大曲、分金亭特釀、天崗湖銀魚、芙蓉果為名特產(chǎ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