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鄉(xiāng)網(wǎng)
荷澤市名勝古跡
- 菏澤牡丹之鄉(xiāng)
-
菏澤古為曹州治所,故菏澤牡丹又名曹州牡丹。集中產(chǎn)地在趙樓、何樓、李集、王梨莊、洪廟一帶,大面積花田5000多畝。菏澤栽培牡丹始于明嘉靖元年(1522年),《曹州牡丹史》載,有趙樓花農(nóng)趙瑞波外出經(jīng)商,以本地特產(chǎn)木瓜、耿餅銷于京津一帶,換回牡丹十余種。又赴洛陽求得“二喬”、“姚黃”等品種。此后栽培花色品種日多,遂有“曹州牡丹甲天下”之譽(yù)。計(jì)有紅、黃、藍(lán)、白、黑、綠、紫、粉八色共300多個品種。蒲松齡《聊齋志異》有《葛巾》一篇,寓此花塑造了美麗、善良、多情的花仙葛巾娘子。牡丹花可釀酒,根稱“丹皮”可入藥?!安艿ぁ币杂刑厥獐熜Ф劽麌鴥?nèi)。
- 曹州牡丹園
-
在荷澤市牡丹區(qū)趙樓村。始建于1982年。占地1170畝,為曹州牡丹的主要發(fā)源地和產(chǎn)銷基地。進(jìn)口和出口處建兩座仿古牌坊?!安苤菽档@”坊額為舒同手書。園內(nèi)植牡丹60余萬株,360多個品種。
- 堯王墓
- 在鄄城縣。
- 萬全莊石獅
- 在鄄城縣。
- 杏花崗陳王臺
- 在鄄城縣。
- 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忠墓
- 在鄄城縣劉垓村。
- 百獅坊-百壽坊
-
在單縣城內(nèi)。百獅坊一名張家牌坊。清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為贈文林郎張蒲妻朱氏建。因夾柱精雕百個石獅得名。高14米、寬9米,四柱三間,正間單檐,次間重檐,歇山頂,全部石砌。坊座8根夾柱透雕群獅8組。坊西南約百米有百壽坊,清乾隆三十年(1765年)為翰林院孔目朱叔琪妾孔氏建造,規(guī)模、形制、雕刻技法與百獅坊基本相同。坊上浮雕不同書體的“壽”字百個。兩坊遙遙相對。
- 肖堌堆商代文化遺址
- 在鄆城縣。
- 五代唐塔
- 在鄆城縣。
- 萬人堌堆
- 在鄆城縣武安鎮(zhèn)。
- 明柏林寺
- 在鄆城縣漢石橋鄉(xiāng)。
- 安陵堌堆
- 在曹縣韓集鎮(zhèn)。
- 郗堌堆
- 在曹縣。
- 梁堌堆
- 在曹縣。
- 郜堌堆
- 在曹縣。
- 商、漢古遺址
- 在曹縣普連集鎮(zhèn)。
- 官堌堆龍山文化遺址
- 在定陶區(qū)。(有關(guān)龍山文化,見山東省章丘市的主頁。)
- 仿山
- 在定陶區(qū)。
- 戚姬寺
- 在定陶區(qū)杜堂鄉(xiāng)。
- 梁王臺
- 在定陶區(qū)。
- 項(xiàng)梁墓
- 在定陶區(qū)。
- 五代唐永豐塔
- 在巨野縣巨野鎮(zhèn)。
- 明建文廟
- 在巨野縣巨野鎮(zhèn)。
- 西漢御史大夫卜式石碑
- 在巨野縣營里鄉(xiāng)。
- “巨野教案”遺址
- 在巨野縣夏官屯鄉(xiāng)。
- 麒麟臺古遺址
- 在巨野縣夏官屯。
- 竇堌堆龍山文化遺址
- 在東明縣。
- 荊臺集龍山文化遺址
- 在東明縣。
- 唐單雄信墓
- 在東明縣城關(guān)鎮(zhèn)。
- 清大成殿
- 在東明縣城關(guān)鎮(zhèn)。
- 黃河渡口
- 在東明縣高村集北。
- 大臺龍山文化遺址
- 在成武縣。
- 唐開元石塔
- 在成武縣。
- 壽峰
- 在成武縣。
- 文亭山
- 在成武縣成武鎮(zhèn)城西。傳為春秋時“三冉”會文處。
- 春秋防城遺址
- 在成武縣孫廟鄉(xiāng)。周桓王七年(前713年)“鄭師入防”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