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名勝古跡
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
文山市
- 三元洞
- 在文山市城西約1.5公里的西華山懸崖絕壁上。是一座天然秀麗而險峻的溶洞,有并列三洞口,故名。相傳清道光年間(1821-1850)有道士在此隱居,光緒時(1875-1908)始建亭臺樓閣。出院是一座拱形石洞,洞口鐫有“云梯”二字。洞內軒敞空爽,陰森逼人。
- 大興寺
- 在文山市開化鎮(zhèn)東風橋南端。始建于明萬歷四十七年(1619年),初為教化土司龍上登的家廟。清康熙初,五臺山高僧飛涯云游至此,募化集資建大興寺。將原家廟大殿改為大雄寶殿,乾隆(1736-1795)后逐年增建關圣殿、玉皇閣、火神廟、戲臺等,形成文山最大的古建筑群?,F存大雄寶殿單檐歇山頂,五開間,面闊22米,進深16米,用材粗壯,外觀穩(wěn)重,具有明末清初建筑風格。
麻栗坡縣
- 大王巖崖畫
- 在麻栗坡縣東約1公里的羊角老山南端。峭壁矗立,高約30米,崖下不遠為疇陽河灣。有二處崖畫點,一號點畫面高8米,寬6米,圖案31個,其中人物圖15個,牛及其他動物6個。主體圖像為二個高達3米的人像。有赤、黑、白三色。二號點在右下側約20米,畫面寬約20米,高3米,可辨圖像13個。
硯山縣
- 稼依烈士宮
- 田心清真寺
- 魯都克教堂
- 田心清真寺
廣南縣
- 三臘瀑布
- 在廣南縣八寶鄉(xiāng)三臘村。八寶為遐邇聞名的壯鄉(xiāng),以產八寶米和壯族銀飾著稱。地處巖溶峰林區(qū),風光之秀有如桂林山水,八寶河蜿蜒曲折,至三臘村附近形成瀑布數疊,為滇南著名瀑布景點之一。
馬關縣
八寨鎮(zhèn):老城子山明建阿雅城遺址
馬白鎮(zhèn):清代抗法石碉堡
富寧縣
- 普陽瀑布
新華鎮(zhèn):青華洞
西疇縣
- 西灑仙人洞
- 蚌谷獅子崖畫
- 牛羊太平橋
- 龍老仙人洞
- 蚌谷獅子崖畫
丘北縣
- 獅子山崖畫
- 在丘北縣日者鄉(xiāng)東。獅子山海拔1400米,屬巖溶峰林地區(qū),風景優(yōu)美。在獅子山彩云洞內發(fā)現崖畫二組,一組黑色繪武士數人,另一組為赤鐵礦粉繪制的人形飛鳥圖案。從獅子山崖畫的鳥圖騰看,古代可能居住過崇拜鳥圖騰的居民。
- 黎天才墓
- 在丘北縣八道哨鄉(xiāng)黎家莊。為橢圓形石砌封土堆墓。墓銘唐繼堯撰文。黎天才(1865-1927),云南丘北黎家莊人,彝族。1882年投身清軍,在中法戰(zhàn)爭攻克諒山戰(zhàn)役中功勛卓著。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(fā)后,黎率兵于吳淞起義,推舉為吳淞軍政分府水陸軍統(tǒng)領,11月率軍光復南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