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耳其
第1頁第4行—第12頁第3行,第13頁第1行。
1914年8月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中加入同盟國作戰(zhàn),1918年戰(zhàn)敗。土耳其喪失了大片領(lǐng)土。土崩瓦解。1919年,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領(lǐng)導(dǎo)起義,擊退歐洲列強勢力,1923年10月29日建立土耳其共和國。
凱末爾是集政治家、軍事家和思想家于一身的人物。在1919—1931年的革命和改革過程中,綜合了民族民主運動的實踐和理論,系統(tǒng)完成了東方的“世俗改革型”的民族主義—凱末爾主義。1931年土耳其人民共和黨第三次代表大會上通過的新黨綱中,凱末爾主義被概括為六項原則,后來還寫進1937年憲法,從而成為土耳其民族國家的主要政治意識形態(tài)。
奧斯曼帝國(Ottoman Empire)
第1頁第4行
奧斯曼帝國為突厥人所建立的一個帝國,奧斯曼帝國建立于1281年,滅亡于1922年。創(chuàng)立者為奧斯曼一世。奧斯曼人初居中亞,后遷至小亞細亞,日漸興盛。極盛時勢力達歐亞非三大洲,領(lǐng)有南歐、巴爾干半島、中東及北非之大部份領(lǐng)土,西達直布羅陀海峽,東抵里海及波斯灣,北及今之奧地利和斯洛文尼亞,南及今之蘇丹與也門。 但奧斯曼帝國于17世紀趨于衰落,在與俄國,奧地利,英國等西方強國作戰(zhàn)中敗下陣來,淪為“歐洲病夫”,失去了大片領(lǐng)土。一戰(zhàn)時參加同盟國陣營。戰(zhàn)敗后被迫簽訂亡國的《色佛爾條約》。土耳其凱末爾領(lǐng)導(dǎo)革命,擊退歐洲勢力,建立土耳其共和國,奧斯曼帝國至此滅亡。
p. 1
p. 2
p. 3
p. 4
p. 5
p. 6
p. 7
p. 8
p. 9
p. 10
p. 11
p. 12
p. 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