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淶源縣
西漢置廣昌縣,屬并州代郡。晉末省入靈丘縣。北周大象二年(公元580年)復置廣昌縣,治今淶源,屬蔚州。隋仁壽元年(公元601年)更名飛狐縣,初屬易州。大業(yè)三年(公元607年)改屬上谷郡。隋末廢。唐武德六年(公元623年)復置。寄治遂城(今徐水縣遂城),遙隸蔚州。貞觀五年(公元631年)徙今治,屬河北道。元先后屬大同路、弘州、上都路、蔚州。明洪武初復名廣昌縣,屬大同府蔚州。
清雍正十一年(公元1733年)改屬直隸省易州。1913年屬范陽道。1914年改名淶源縣,以境內(nèi)為淶水發(fā)源地得名,屬直隸省保定道。1945年11月劃歸察哈爾省。1949年8月由察哈爾省劃歸河北省保定專區(qū)。1970年屬保定地區(qū)。1994年復屬保定市。
-
郵編:074300
區(qū)號:0312
1939年,八路軍在淶源縣孫家莊戰(zhàn)斗時,加拿大白求恩醫(yī)生在離火線不到9里的小廟內(nèi)為傷員做手術(shù)。
淶源縣的婦女為抗日戰(zhàn)士趕做軍鞋。
1945年5月,八路軍勝利進占淶源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