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來到松潘縣
1935年8月紅軍長征途中,中共中央在此召開毛兒蓋會議。
以古松州、潘州兩州首字名縣。古氐羌地。秦置湔氏縣,屬蜀郡。西漢改縣名湔氐道。東漢為湔氏縣。屬方山郡。三國蜀漢改縣名氐道縣,并增設(shè)平康、白馬2縣。西晉改白馬縣名興樂縣,廢氐道縣。南朝宋郡、縣俱廢。西魏置甘松縣,屬甘松郡。北周天和元年(566年)置龍涸郡,為郡治,并置交川縣。改甘松縣名嘉誠縣,復(fù)置平康縣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罷郡,置松州,領(lǐng)平康、交川、嘉誠3縣,嘉誠為州治。廣德后入吐蕃。元置松州、潘州。明洪武中并2州為松潘衛(wèi)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改為松潘廳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升為直隸廳。1913年廢廳改為松潘縣,翌年屬西川道。1950年屬茂縣專區(qū)。1987年改屬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。
-
郵編:623450
區(qū)號:0837
長征中的真實圖畫《草地宿營》黃鎮(zhèn)畫。草地宿營的情景:被單架成的蓬帳,里面有人在休息商談,也許是商討工作;帳外有人在挑水,撿柴火。作者還談到有蓬帳的只是少數(shù),草地夜間常常下雨,更多的同志是戴著斗笠或打著傘,互相依靠著到天明的。有關(guān)長征中的真實圖畫,見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所屬黑水縣的主頁。
黃龍溝內(nèi)的“灘面華”是罕見的地理景觀。
形似梯田的“邊壩華”。
牟尼溝內(nèi)的扎嘎瀑布,有世界第一大鈣化瀑布之稱。